遥感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原理及优势
“遥感”即为“遥远的感知”。遥感技术就是根据电磁辐射(发射、吸收、反射) 的理论, 应用各种光学、电子学和电子光学探测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接收记录, 再经过加工处理, 并最终成像, 从而对环境地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不同环境体由于组成它们的分子和原子数量和排列组合方式不同, 它们所特有的发射的电磁波性质也不同, 它们反射外来电磁波的性质也就不同。因此不同的环境体发射不同波段的电磁波, 不同的环境体对太阳和人工辐射有不同的吸收和反射及透射能力, 这些差别经过“遥感”形成了不同的成像, 然后通过这些不同的遥感成像解译就可区分不同的环境体, 这就是遥感技术可进行宏观环境要素监测的原理。遥感技术应用于宏观生态环境要素的监测, 具
卫星遥感技术可应用于空气污染扩散规律研究、水体污染监测、海洋污染监测、城市环境生态与污染监测、环境灾害监测,还可提供沙漠化进程、土地盐渍化和水土流失的情况、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以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对水体的污染、石油对海洋的污染等基本状况和发展程度的数据和资料,还可获取生态环境变化的基本数据和图像资料,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手段,全面地、综合地、系统地研究地球在生态环境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全球尺度上的关系和变化规律,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态基础数据和科学决策依据。 利用遥感技术开展环境监测、环境调查是一种快速、准确、经济、有效的方法。遥感技术的应用,把我们的视野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充分利用遥感技术的各种优势,进行科学研究和其他成果的转化应用,是今后提高环境监测工作水平的发展方向,也是完成环境监测任务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卫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遥感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得到拓宽,遥感技术作为高新科技的先进性也将进一步得到体现,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自遥感技术问世30多年来, 以应用为导向, 技术方法与手段日臻完善, 应用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遥感技术正在向“多尺度、多频率、全天候、高精度、高效快速”的目标发展。大气和水污染、酸雨、气候变化、臭氧层耗竭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不仅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地球只有一个, 所以几乎所有的环境问题都是全球性的, 都需要用全球的观点来研究和解决。为此, 采用卫星遥感这一面向全球的先进技术, 是全球及我国环境科学研究的必要途径, 它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面积、全天时、全天候的环境监测手段, 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我们提供常规环境监测手段难以获得的全球性的环境遥感数据, 这些数据将成为我们进行环境监测、预报和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 其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 前景广阔。硬件方面, 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是研制能够选择性的监测某种或某类环境污染物浓度的高性能遥感器。软件方面, 重点则在于遥感图像的定量分析, 即建立遥感监测图像与环境污染物或环境其它参数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 强化3S技术, 建立遥感定量监测与GIS集成分析信息系统, 能实现遥感动态监测数据的管理、查询、分析以及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实时监测和预警的功能。
声明①: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 cehui8@qq.com
声明②:中测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加群提示:我们创建了全国32个省份的地方测绘群,旨在打造本地测绘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请联系管理员测小量(微信 cexiaoliang)进群,一人最多只能进入一个省份群,中介人员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