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hui8.com 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专业门户
  • 首页 > 测绘论文 > 其他

    浅谈专题地图设计的方法—《北京地图集》的分幅设计

    2013-07-06 22:40:52 来源: 测绘论坛 作者:陈鸣
    聊聊

      《北京地图集》是一本大型的城市综合性参考地图集。它以直观、形象的地图语言,结合图表、照片、文字等形式,全面系统地反映首都北京的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城市建设、科教文卫、旅游事业、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和历史变迁、总体规划等情况。其中人口民族图组中的民族、宗教两幅图是图集新的选题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显示北京的城市特色。下面来谈这两幅的设计过程。

    专题地图表示的是某些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国际制图协会把专题地图定义为“用于强调表示特定要素或概念的地图。”根据传输理论,制图过程包括两个重要转化。第一个转化是把非制图资料抽象概括成可供制图的形式,第二个转化是用图者从地图符号中推断出空间信息。专题地图设计包括解决制图传输过程中抽象化问题的全部思维过程,它涉及到比例尺、符号、色彩和印刷工艺等因素的最佳选择与组合。为实现制图过程中的第一个转化,我们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从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获得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有关民族人口统计资料,这是最新的也是最可靠的资料,同时走访了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家民族研究所等有关单位,获得有关民族宗教分布方面的资料。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北京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建城历史的文化名城,自公元938年开始,历经辽、金、元、明、清五个封建王朝,由北方重镇上升为全国的政治中心,直至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她独特的历史形成原因使它的人口组成有一定的特点。即在北京人口组成中包括了所有的56个民族,其中除汉族占绝大多数以外,回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多。因此,为了充分反映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权利,两幅图在设计上略有侧重。第一幅图主要反映全市各区县民族人口状况。第二幅图主要反映市区民族宗教分布。 

    在第一幅图上,我选用1∶80万全市图,主要反映各区县少数民族人口的状况,选用1∶150万全市图反映民族迁移及语言的分类。另外做一统计图表来表示全市民族人口构成。可以认为一般的专题地图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或平面,专题地图的设计必须解决每个层次或层次间地图要素的编排问题。在1∶80万图上,先对地图构图的要素进行分类,确定每个要素在认识上的重要性决定分为四个层次,使每一要素的视觉效果与其认识重要性顺序表中的地位相一致。被认为比较重要的对象突出表示,使其在地图构图中突出醒目。因此,第一层平面的表示方法是分级统计图法,分级统计图法是在整个制图区域的行政区划单位内,根据各分区资料统计的相对指标进行分级,并用相应的色级反映各区现象的集中程度。以各区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2—4%、≥4%分三级分别用浅绿、浅黄、中黄表示。它的作用是使读者对北京市少数民族人口状况有一个总体概念。第二层平面的表示方法是分区统计图表法。分区统计图表法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按其相应的统计数据,描绘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以表示并比较各区划单位内现象的总和及其动态。用它来反映各区县少数民族人口的绝对数量及构成。方法是以各区县少数民族人口数100—1000、1000—2000、2000—5000、≥5000人分四级,分别用边长为11、14、16、20mm的平行四边形符号来表示。在每个平行四边形中,反映回族(绿色)、满族(红色)、蒙古族(蓝色)、其它少数民族(紫色)的百分比构成。且每个平行边辅加四条平行线,以方便读者读图。在第三层平面的表示方法是用范围法。用不同颜色的晕线来表示各少数民族乡。其中红色右斜晕线表示的是喇叭沟门和七道河满族乡,绿色左斜晕线表示长营和于家务回族乡、蓝色横晕线表示檀营满族、蒙古族乡。第四层平面的表示方法是定点符号法。用符号的形状和颜色以反映现象质的特征,大小反映数量差异。用这种方法表示各村、镇、少数民族人口绝对的数量。150—500,500—1000,≥1000人分三级分别用直径1.5、2.5、3.5mm大小的圆表示,并用不同颜色区分少数民族种类。其中绿色表示回族、红色表示满族、蓝色表示多种少数民族混居。这样不仅充分反映了北京少数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也能清晰地看到满族人口略少些且多分布在山区,回族人口略多且多分布在平原地区等。在1∶80万区县少数民族图上用四层平面,四种不同的专题制图方法叠加表示,不仅图面内容丰富且清晰易读,又可从中获得大量信息。 

    专题地图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1∶80万少数民族图是属于定量专题地图,它表示的是数量现象的空间特征,而定性专题地图的目的是显示种类或名称现象的空间分布或定位。1∶150万民族迁移及语言示意图就属于这种类型。并且分两层平面分别来表示民族迁移和语言示意,第一层平面表示方法是质底法。质底法是把全制图区域按照专题现象的某种指标划分区域或各类型分布范围,在各界线范围内涂以颜色,以显示连续而布满全制图区域的现象的质的差别。具有鲜明、美观、清晰的优点。我们根据国家民族研究所中国语言图集提供的资料,按不同的语言分类,并转绘各分区界线,用绿、黄、红分别表示北京官话,北方官话和晋语。在北京官话中用浅绿和深绿区分京师片和怀承片。由图上可读出北京地区以北京官话为主,有少量的北方官话和晋语。第二层平面是用运动线法来表示民族迁移。动线法是用箭头和不同宽窄的“带”,在地图上表示现象的移动方向、路线及其数量,质量特征。我们用不同大小、粗细的箭头来概略表示不同民族人口的迁移数量,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少数民族的种类,用箭头的不同走向来表示民族迁移的来源,这些箭头所指的方向,即它们箭头的延长线都交于天安门,这样来反映少数民族从四面八方迁移到北京来。另外在这幅图上还设计一个全市民族人口的构成图表。由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得知,北京市人口中汉族占绝大多数,而只占少数人口的少数民族人口中,人口数量差别较大。因此,图表是采用层层放大的方法。第一个较大圆环是反映全市总人口构成,其中汉族占96.2%少数民族人口占3.8%,第二个较小圆环是反映第一个圆环中占3.8%的少数民族构成,反映出回族占59%,满族占39.8%,蒙古族占4.0%,朝鲜族占1.9%,壮族占1.1%和其它少数民族占3.2%,第三部分是把第二圆环中的占3.2%其它少数民族人口进一步扩大表示,用不同的比例分别表示人口在200—2000人的少数民族13个;在30—200人的少数民族14个。整个图表共反映33个民族的人口状况,对在北京居住少数民族人数较多的回族,满族和蒙古族,还分别安排三个照片,以帮助读者了解各民族的服饰。第四张照片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合影,体现了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团结、进步。?

    第一幅图是以全北京市为制图区域来反映少数民族人口状况,共安排了1∶80万,1∶150万两张全市图和全市民族人口构成图表,以及四张照片和文字说明。第二幅图是以北京市区为制图区域分二个层次重点反映北京的民族宗教。第一个层次是用范围法来表示,范围法是用轮廓线、着色、晕线、注记、符号等整饰方法,在地图上表示某专题要素在制图区域内间断而成片分布范围。在市区范围内共有11个街道办事处为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区,其中北太平庄、德胜门外、东四、朝阳门外、东花市、永定门外、牛街七个街道办事处为回族主要居住区;北新桥街道办事处为满族主要居住区,甘家口、阜成门、紫竹院街道办事处为多种少数民族混居区。这是一种相对区域范围,也就是说地图上勾绘出范围仅仅是表示要素的集中地区,在范围以外还有同类要素,不过是太零星而无法表示而已。与第一幅图的1∶80万全市图上的第三层平面的范围法,制图原理完全相同。第二层次的表示方法是定点符号法。定点符号法是采用不同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符号,表示各自独立的,以整体概念显示的各个物体的数量与质量特征;同时,尽可能把符号配置在这些物体实地位置的相应点上。最好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专题要素最主要、最本质的差别,而用符号形状来表示次要的差别。北京有多种宗教并存,主要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分别用不同颜色和符号表示12个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并配置天主教堂的北堂、伊斯兰教的牛街礼拜寺、佛教的广济寺、基督教——讲道、道教——白云观道场、佛教——雍和宫法会六张照片,重点反映不同教派的服饰、礼仪等特征。用其它不同符号表示回民医院、清真食品加工厂、民族用品厂、清真饮食网点和维吾尔、朝鲜、蒙古、满族等风味餐馆,以及中央设在北京的民族文化宫、中央民族歌舞团等企事业单位。各种具有民族特点的商店、服务设施星罗棋布。第一幅图的1∶80万全市图上第四层平面的定点符号法,制图原理与此相同。民族宗教两幅图共用六种专题制图方法来表示全市和市区的民族宗教的状况,是同一内容在不同制图区域的反映,所以在地图色彩的设计上应该一致,前后呼应。

    色彩在地图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色彩具有使要素简化和清晰的功能。使用色彩有助于实现图上图形与背景的形成。色彩能使不同的地图要素成为一体,为行将传输的总体构图服务。第二是色彩影响地图的总体感受,使用色彩对提高地图的易读性、视觉敏锐性和清晰性特别重要。第三是色彩可诱导对地图的主观反应。人们是以联系和主观联想的方式来感受色彩的,尤其是色相。世界上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民族的人们对颜色的喜爱是不尽相同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认为吉祥的颜色。在地图色彩的设计上应充分反映出来,达到色彩选用与地图内容的总体适应性目的。为此,我们再次走访国家民族研究所,并得到有关专家的指点。回族是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堂前牌楼上的墨绿色是他们喜欢的颜色,满族人视清朝官帽上的红色为吉祥色,而蒙古族人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他们以天空的蓝色为吉祥色。所以,在这两幅图上,所有表示回族的内容,如底色、符号等都用绿色,满族用红色、蒙古族用蓝色。在确定这三种颜色后,我们根据一般谐调原则:在色环上位置相对的色趋于谐调;使用色环上相邻的色也可达到谐调;同一色相的明色调、暗色调和中性色调的结合也可达到谐调。选用黄色、紫色等颜色、充分运用色相对比,饱和度对比和亮度对比,使整个图面的色彩既丰富多样,又统一协调。

        这两幅图是以地图为主体,用多种专题制图表示方法叠加的方式来表示地图内容的不同层次,以绿、红、蓝分别是回、满、蒙族的吉祥色为设色特点,同时把照片、图表、文字配置在同一幅面上,相互补充、互为呼应、穿插布局、生动活泼,不仅在图面配置上有所创新,而且也进一步丰富了地图的信息量,使读者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从而实现传输理论的第二次转化。

      声明①: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 cehui8@qq.com

      声明②:中测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加群提示:我们创建了全国32个省份的地方测绘群,旨在打造本地测绘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请联系管理员测小量(微信 cexiaoliang)进群,一人最多只能进入一个省份群,中介人员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