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测绘人:庆幸我们赶上这样的时代
十九大时光,测绘人的印迹
测绘网讯 对程多祥来说,刚刚过去的这个国庆长假“很奢侈”。测绘就是测量和绘图。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以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GNS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核心,将地面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置信息,供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之用。
“难得有时间帮孩子辅导功课,陪他四处玩一玩。”作为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应急保障中心副主任,程多祥和他的同事们是抢险救灾的急先锋,哪里有危险就首先往哪冲。
“汶川地震之后,尤其是最近这几年,应急测绘的作用日益凸显,大家也意识到它在救灾中发挥的作用,我们的任务也越来越多,感觉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程多祥说。
正如他所说,2008年汶川地震,路不通,救援官兵进不去,此时,获取一张灾区的影像图,为抗震救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快速提供灾区地理信息、制作抗震救灾指挥图,交付给各级救灾决策部门。正是精准的影像图极大提高了空投物资的准确率。
这一战,让应急测绘走入决策者和公众视野。“四川局在全国首次提出应急测绘。经历汶川地震,我们才知道应急测绘应该怎么干。”四川省测绘地信局测绘应急保障中心主任黄瑞金感叹。
近年来,地震、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在巴蜀大地接踵而至。2013年“4·20”庐山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测绘地信局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启动无人机开展灾区航摄,7小时获取首张灾后影像,创下应急测绘实战最快速度纪录。
2015年“4·25”尼泊尔地震中,四川局与西藏局联动响应,千里驰援,穿越人迹罕至的可可西里,翻越海拔5231米的青藏分界岭唐古拉山,行程3600千米开展应急测绘保障,航摄重灾区高分辨率影像311平方千米,再次彰显了四川应急测绘的先锋力量。
今年8月,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两小时后,测绘部门就制作完成影像专题图、抗震救灾指挥图,多架无人机也以最快速度获取了灾后影像图。
这些经历,程多祥如数家珍。让一线测绘人员自豪的还有技术和装备的进步。“我们自主研发了无人机集群灾情信息获取系统、省级应急测绘指挥平台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在航空应急监测体系建设、提升应急测绘保障能力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他说。
虽辛苦却荣耀。“我们的工作能为抢险救灾出力,能被人民和国家所需要,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最重要的。”程多祥说,很庆幸能赶上这样的时代,国家的政策和技术进步让测绘队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未来几年,该局将开展国家航空应急测绘保障成都基地建设,配备中航时固定翼无人机应急测绘系统,构建空—天—地—内一体化的全天时、全天候灾害现场监测技术体系,实现应急测绘“千里眼”到“火眼金睛”的转变。
“十九大看上去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和每位国人息息相关。”程多祥说,只有拥有一个强大的中国,个人的工作才会更有价值,“我和同事们希望下一个五年中国越来越好,测绘事业越来越好,我们将以人民为中心,不忘测绘保障国计民生的初心,继续坚守在科学救灾与应急测绘保障的最前线”。(测绘网 小会)
声明①: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 cehui8@qq.com
声明②:中测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加群提示:我们创建了全国32个省份的地方测绘群,旨在打造本地测绘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请联系管理员测小量(微信 cexiaoliang)进群,一人最多只能进入一个省份群,中介人员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