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务”金字招牌不断擦亮
记者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2月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以来,北京市实施250余项改革举措,推动企业群众办事由能办向好办、快办、易办加快转变,不断擦亮“北京服务”金字招牌,有力支撑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据介绍,北京深入落实国家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营造市场统一开放、规则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的区域协同发展环境,实现230项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京津冀“一卡通”小程序提供社会保障、交通出行等4个领域30个场景服务,特别是三地取消异地就医备案效果明显。今年前三季度累计为津冀来京就医人员减轻个人资金垫付超734.8亿元,有效解决企业群众“多地跑”“折返跑”难题。
在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方面,北京率先实现外资企业设立“全程网办”,网上开办企业占比达95%以上,电子营业执照应用量1.9亿次、稳居全国首位。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方式实现首单落地,授予中小企业采购合同金额超500亿元、占比近八成。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也持续加大。
以公正透明法治环境有效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北京49个市级政府部门大力推行非现场监管,占全部检查量比例达38.6%;全面推广“扫码检查”,覆盖市、区、街镇三级950个执法主体,将各类涉企检查纳入有效监督;建立“无事不扰”企业清单制度,对风险低、信用好的经营主体,更多应用非现场监管方式,减少上门打扰。
“一件事”集成服务更加好办快办,北京累计推出举办大型活动等106个“一件事”集成服务场景,月均办理量52.5万件,办理时间压减61.4%,申请材料压减56.4%。企业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证明覆盖市场监管、社会保障、文化执法等42个重点领域,实现“一键获取、一纸证明、一码通行”。
以自由便利投资贸易环境畅通国际国内循环通道,北京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截至目前,在京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达252家、外资研发中心达149家。加快构建天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中关村和亦庄等4个综合保税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格局,2024年前三季度,北京地区进出口2.7万亿元,占全国8.3%。
声明①: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 823 057 617#qq.com
声明②:中测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加群提示:我们创建了全国32个省份的地方测绘群,旨在打造本地测绘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请联系管理员测小量(微信 cexiaoliang)进群,一人最多只能进入一个省份群,中介人员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