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hui8.com 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专业门户
  • 首页 > 测绘新闻 > 业界

    风雪高原测绘人——国测第三地信制图院西藏野外作业侧记

    2013-11-30 00:00:17 来源: 中国测绘宣传中心
    聊聊

     

    今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三地理信息制图院承担了西藏部分地区地理国情普查和1:5万地形数据库动态更新任务。测区海拔皆在4300米以上,涉及日喀则东部、山南、拉萨、林芝、昌都、那曲东部等区域。经过连续3个多月的艰苦奋斗与不懈努力,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7月初,该院一行16人从成都出发,途经宝鸡、西宁,翻过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到达西藏安多县城。行进路上,很多地方云层很低,车辆行进在这样的区域,随时会有雨点、雪粒、冰雹伴随闪电,劈头盖脸打过来。大部分队员第一次上高原,很多人头疼、乏力、呕吐,身体在痛苦中煎熬。艰苦的环境,多变的天气,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头,但他们深知,测绘人必须学会吃苦,又快又好地完成国家赋予的重要任务,理想和信念是支撑他们走下去的理由。
        在安多进行了短暂的调整后,全队人员很快适应了高原环境,为即将开展的高原作业做好了准备。
    攻坚克难普查地理国情
    地理国情普查是今年正式启动的重大项目,该院承担了那曲地区那曲县、聂荣县、嘉黎县、巴青县、比如县、索县6万多平方公里的普查任务。该地区海拔较高,交通极其不便,作业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那曲地区有大面积的羌塘草原,草原内沼泽遍布,测绘队的越野车数次“沦陷”,只能靠着人力推车,用铁锹除掉轮胎下的淤泥来脱困。很多时候,他们会花费数小时挖走车下的淤泥。作业时间本来就很紧迫,屡屡陷车让大家十分头疼。行进路上,时常会突然发现无路可走,横亘在前方的是一条河、一座山。为了采集数据,测绘队员不得不趟过湍急的河流,翻越险峻的大山。
        地理国情普查要做像控点,因为只有卫星像片,很多像控点只能做在房角或者墙角。好几次,测绘队员下车测量,被成群的大狗追赶。有时墙角高于3米,车子又无法开进来,队员们就挽起袖子、叠起罗汉,踩在队友的肩膀上观测。作业过程中,队员们征服巍峨群山,趟过滚滚河流,将无垠的西藏地域收于图中。虽然异常艰苦,但当一幅幅画满调绘符号的制图成果呈现在眼前时,队员们倦惫的身心得以慰藉。
        进入9月后,部分海拔较高的地区已经开始下雪,地表被遮盖,无法作业。为了准确采集数据,测绘队员在酷寒中等待数日,直到雪化,采集完最后一组数据才离开。
    跋山涉水更新地理数据
    为了按时完成地形数据库更新任务,队员们平均每天需要行车200公里以上去核查数据。遇上路况差的时候,汽车最快也只能保持在每小时20公里,每天在路上就得耗费七八个小时。大家没日没夜地忙碌着,白天更新数据、采集照片,晚上整理资料。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测绘队行车几万公里,足迹遍布测区内53个县、532个乡镇,顺利完成了数据更新任务。
        作业过程中,为了保证核查数据的准确性,他们常常驱车数小时,登高几千米,攀上雪峰。在路上,常常有落石从天而降,作业途中时常遇上滑坡。有一次,车队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和左侧车门玻璃全部被打碎,左侧前后车门均严重变形,队员生命安全时刻受到威胁。为了测绘,他们曾在大雨中翻越数座大山,跨过数条河流,曾沿着八宿县的“七十二道弯”绕行布点。
        队员们记忆最深的是,一次经过西藏巴青县到昌都的国道317线,有440公里的沙石路,路面尘土有10厘米厚,沙尘滚滚,能见度不到3米。行车一天,大家的衣服上、头发里、牙缝中全是细沙,下车后个个都“风尘仆仆”。
    在西藏的3个多月里,尽管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但测绘队员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将困难一一攻克。他们说:“我们坚信越大的困难背后有越多的惊喜,西藏的这段经历是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
        同时,那些过往的重重困难,那些全力以赴完成的普查与数据更新任务,帮助这支队伍完善了管理体系,创新了测绘技术,凝结了生产经验。(谢兴田 张怀相 李灵)
     

      声明①: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 cehui8@qq.com

      声明②:中测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加群提示:我们创建了全国32个省份的地方测绘群,旨在打造本地测绘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请联系管理员测小量(微信 cexiaoliang)进群,一人最多只能进入一个省份群,中介人员勿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