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hui8.com 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专业门户
  • 首页 > 测绘新闻 > 业界

    风雪南极追梦人,南极测绘科考队员凯旋归来

    2015-04-14 20:09:27 来源: 中国测绘宣传中心
    聊聊

    吴文会(中)、韩惠军(左)、朱李忠(右)在雪龙船前合影。

    4月10日上午,在位于上海市郊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巍峨的雪龙船上彩旗飘舞,船下人声鼎沸,各界人士用鲜花和掌声热烈欢迎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队凯旋。这一天,距离去年10月30日科考队出征,整整163天。

    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极地测绘工程中心的韩惠军精神抖擞地从舷梯上走下来,南极强烈的紫外线在他脸上留下黝黑的印记。这一次,是45岁的韩惠军第5次去南极。

    与他共赴南极、已先期乘机回国的中心主任吴文会、同事朱李忠迎上前去,分别一个多月的3位患难与共的勇士拥抱在一起,场面温馨感人。

    作为中国第31次南极考察队临时党委成员、维多利亚地新建站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韩惠军此次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唯一的目标就是带领队友们努力把承担的科考工作做好,为极地事业发展壮大尽一份力。”平淡的话语,饱含着与风雪同行之后的从容。正是基于这一信念,韩惠军和吴文会、朱李忠,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南极基准站建站、南极新建科考站前期勘测等项目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书写了南极科考又一段精彩的传奇。

    收获 测绘科考结硕果

    此次测绘队员承担的科考任务范围涵盖长城站、中山站和维多利亚地新建站。面对恶劣环境带来的种种困难,队员们又一次以勇气和智慧,创造了我国南极测绘科考史上的诸多“第一”。

    在长城站,吴文会、朱李忠在队友的积极协助下,高标准完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南极基准站站址勘选、模型板制作、基座混凝土浇筑、观测墩安装、接收仪器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2月3日,在长城站少有的蔚蓝天空下,身披红绸带的北斗南极基准站巍然矗立、熠熠生辉。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和长城站全体科考队员的见证下,北斗南极基准站正式启用。这是我国首次在南极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获取相关数据,为我国实现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和建立南极北斗测绘基准体系提供技术支持,标志着我国极地测绘站在新的起点、立于新的高度。

    在维多利亚地难言岛,韩惠军和队友一起,为建立新站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通过设立验潮站,他们获取连续9天的水位变化数据,并将成果联测至水准点,首次确定了维多利亚地新建站区域的高程基准。同时完成了新建站预选区域地质勘查、近岸预选锚地区域水下地形测量、10个D级GPS大地控制点布测、80平方公里像片控制测量、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观测数据获取等工作,为建立新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山站,韩惠军还实施了航空摄影,获取了中山站和达尔克冰川区域700多张高分辨率彩色像片,并完成航摄区域像片控制测量。航摄的成功实施,为监测达尔克冰川变化及绘制该地区正射影像地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拼搏 见证团结的力量

    冰雪南极是各国科学家梦寐以求的殿堂,这里有蔚蓝的天空、洁白的冰雪、憨态可掬的企鹅,也有刺骨的严寒、超强的紫外线、铺天盖地的暴风雪,号称世界寒极、旱极、风极。在163个日夜里,科考队员们历经艰难险阻,挑战生命极限,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回忆起科考工作的点点滴滴,韩惠军、吴文会、朱李忠三人气定神闲,仿佛所有的苦在他们眼中都是云淡风轻。而在记者看来,这份苦并非常人所能想象和承受的。

    2014年12月26日,雪龙船将维多利亚地新建站队的13名队员送达难言岛。这里将建起一座新的科考站,建站前的一系列地质勘测、基础测绘、环境调查等工作是此次科考的重中之重,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队员们要在荒芜的岛礁上宿营作业,没有任何后勤保障,住宿条件只有3座苹果房和2个木箱,吃的是自加热食品,喝的是从船上带来的水。最难的还是时间紧、任务重,南极的好天气稍纵即逝,为了抢时间,队员们憋足了劲,冒着零下三四十度的极寒,顶着十三四级的大风,抓住南极极昼天象,每天工作近20小时,就这样连续干了10天。任务完成时,很多队员脸、手都冻伤了。

    当国人通过报纸、网站看见北斗南极基准站建成时,很少有人会了解队员们在建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艰辛。因为没有任何外界资源可以调动,在南极开展工程建设难比登天。制作基准站骨架和模型板、浇筑底座要用不少钢筋、水泥、黄沙、石子,这些再平常不过的建筑材料要想在南极弄到却绝非易事。长城站领导对此给予大力支持,不仅提供物资,还调拨人力。吴文会和朱李忠在队友协助下,凭着超强的体力和顽强的毅力,仅用8天时间就完成建站任务,一座超大的基准站完美呈现在世人面前。

    “能够完成任务,靠的是必胜的信心与坚持不懈的努力,靠的是团队力量,我要感谢各位队友。经过风雪的考验,充分证明我们是一支团结奉献的队伍。”韩惠军说。

    坚守 逐梦南极不言退

    雪龙船泊岸后,韩惠军作为队长还有许多后续工作要处理。但无论多忙,他都要抽时间去街上买好吃的蛋糕带回哈尔滨。原来,两岁多的女儿在电话中说:“爸爸回来,我要吃蛋糕!”

    说起妻子和女儿,这位东北汉子立即显出柔情的一面。12年间五下南极,在女儿18个月的时候离开,在她28个月的时候再次离开,全赖哥嫂悉心照顾母女二人,这让一直默默支持他的妻子也偶尔会抱怨。但歉疚归歉疚,职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每每让他又一次踏上征程。

    “五下南极动力何在?”对于记者的提问,韩惠军答道:“有时我也纳闷也纠结,每次离开家人,我都对她们说,这是最后一次。可是回来没多久,心里又萌生了对那片神奇土地的向往,这次也不例外。在雪龙船离开码头的那一刻,我拿起电话对爱人说,这次回来我再也不去了。可我知道,我还会食言的。”

    “年轻的时候去南极,动力是好奇和激情。到后来,再去南极就成了工作,成了我必须履行的职责。”今年55岁的吴文会说。这位曾四下南极的老测绘告诉记者,只要南极科考需要,他仍会冲锋在前。

    “南极是一个梦想。为了踏足这片圣洁的土地,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目标就在前方,哪怕会遇到千难万险,我都会努力克服,因为我心中有爱、有使命、有责任。”韩惠军日记中的这段话回答了一切。

    他们是探索者,也是追梦人。为了极地事业,他们选择坚守。(王瑜婷 齐燕欣)

      声明①: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 cehui8@qq.com

      声明②:中测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加群提示:我们创建了全国32个省份的地方测绘群,旨在打造本地测绘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请联系管理员测小量(微信 cexiaoliang)进群,一人最多只能进入一个省份群,中介人员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