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龄30岁!走近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
Cehui8讯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这是一支平均年龄30岁的近百人团队,承担着我国五颗北斗导航卫星中的两颗卫星研制重任,三年完成165项关键技术攻关上星应用,实现100%的国产化要求。2015年3月30日,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成功发射,实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区域向全球的拓展。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1.0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2013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一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召开,正式发布了《北斗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1.0版)》和《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2.0版)》两个系统文件。
2014年11月23日,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认可的航行安全通函,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成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取得面向海事应用的国际合法地位
时间和空间位置信息,都是未来重要的战略资源。一旦全球政治局势有变化,如果没有自己的位置信息系统为军队、老百姓提供精确导航,那就等于被人扼住咽喉,处处受制于人。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要做中国自己的导航卫星系统,为祖国的尊严导航!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介绍,这支队伍有90%以上拥有博士、硕士学历,很多人或许跳个槽,就可以轻松拿到现在两三倍的收入,但他们满怀热情,数年如一日,坚守在航天科研岗位上,做出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这是一群有着一致价值观的年轻人。2012年一毕业,李绍前就加入了北斗卫星研制团队。尽管这里的工作忙到没有双休日,薪水也不算高,可他却感觉比在外企更有意义:“当看到自己的设计思路随卫星上了天,这种成就感难以用言语表达。”
这个团队里,年轻妈妈特别多。比如,当时的姿轨控主任设计师熊淑杰,家在北京,而自己长期出差在上海,每天想到孩子就会流泪,研发不顺利时甚至想要放弃。但一个声音回荡在她耳边:“造新一代北斗卫星太重要了,我不能让孩子长大后知道,我是一名逃兵。”
团队里很多年轻人把北斗卫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当火箭上保护卫星的整流罩即将合上时,负责质量的崔佳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她说:“再多看一眼吧。”因为,为了这颗卫星的每一个零部件,她度过了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
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上的很多创新,都是靠年轻人大胆试出来的。当然,要实现创新,也要有“容错”的心态。林宝军说,他对团队的管理理念,是“要敢于给年轻人压担子”。团队独创性地提出了“功能链”的设计理念,把原先二十多台计算机合并成一台高性能计算机,控制所有的分系统。
林宝军是“60后”,副总设计师沈学民是“50后”,他们在给年轻人压担子的同时,也适时给予指点和鼓励。在这种宽容的环境下,年轻人成长非常快。比如,李绍前现在已经成了导航卫星主任设计师———而以前要做到这个级别,差不多需要20年。
在经过历练之后,这支团队有信心面对更多挑战,有能力做出更好的卫星,迈向更广阔的天空。*(测绘网 山涧)
声明①: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 cehui8@qq.com
声明②:中测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加群提示:我们创建了全国32个省份的地方测绘群,旨在打造本地测绘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请联系管理员测小量(微信 cexiaoliang)进群,一人最多只能进入一个省份群,中介人员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