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球更健康聪慧
广西:水污染防治装上“智慧眼”
何燕君
3月19日,广西玉林市南流江流域污染防治三维地理信息平台(一期)提前12天完工,标志着“数字南流江污染防治一张图”建成。
发源于广西玉林市的南流江,流经6个县(市)区,其中玉林段流域面积5425.7平方公里,占南流江全流域的57%,水体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流域生态环境和沿岸居民饮水、农业生产安全。玉林市南流江流域污染防治三维地理信息平台(一期)建成,如同为生态环境管理部门装了一双实时、真实、全面、直观地掌握南流江流域水质情况的“智慧眼”。
为使地理信息高新技术高效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平台(一期)承建单位自治区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综合运用多项地信高新技术,使平台呈现四大特色。
一是三维建模技术更直观,突出三维场景模拟功能,使平台以实景三维的形式真实展现南流江全流域排污现状及水环境质量情况,平台应用单位生态环境厅通过平台可直观地了解全流域水质情况。
二是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更清晰。平台建设中采用0.2米高分辨率影像和最新数字高程模型,使平台展示效果更清晰、更全景化、更立体感。
三是无人机航拍重点场景全景影像。利用无人机对项目涉及的重点区域的养猪场、污水处理厂等32个重点场景进行全景拍摄,并对4个重点场景建立倾斜三维模型,使平台能全方位、更清晰、更真实地展示流域内防污治污的重点场景。
四是自主研发系统助力高效采集。为高效完成平台建设,自治区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建立了以研发部为主力的系统研发队伍,专门研发了污染源采集子系统,利用该系统在20天内完成流域范围49个乡镇约2.7万个污染源数据的录入工作,工作效率提高了数倍。这也是广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第一次综合运用多项地理信息高新技术助力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实践。
目前,通过平台可以直观、全面地了解南流江全流域实景三维场景的排污现状,分析水质变化趋势,识别主要污染来源,为南流江流域精准防污治污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广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正在根据生态环境部门的新需求不断优化平台(一期)功能。据了解,平台(二期)建设,将在“数字南流江污染防治一张图”基础上,建成“智慧南流江决策支持一张网”。
重庆:实景三维模型让山水林田湖草尽收眼底
张晨光
4月12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重庆全市域多源多尺度实景三维建设成果发布会,宣布重庆全市域多源多尺度实景三维模型顺利完成建设。
这是重庆首次实现全市域不同数据源、不同尺度实景三维模型的全覆盖,这也是全国首个省级全域实景三维模型系统。
据重庆市勘测院副总工程师陈良超介绍,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建设科技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重庆在推动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进程中先行先试,主动作为。重庆全市域多源多尺度实景三维建设成果项目从2016年开始筹划、启动、收集资料,先后组织载人飞机、无人机进行航空摄影,以及三维建模、建库集成,历时3年完成,在重庆首次实现了多源多尺度实景三维模型全覆盖。该成果已于2019年3月7日通过来自全国测绘地理信息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覆盖范围广、分辨率多样、现势性好,可满足全市域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精细程度的需求,可利用度高,填补了重庆市基础测绘信息成果在实景三维模型领域的空白。
常见的二维影像图表现的是城市的“表皮”,三维模型则是有“表皮”又有“骨架”的鲜活结构。重庆市勘测院副总工程师薛梅向记者介绍,相比较传统二维地图,实景三维使用了倾斜摄影等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高新技术,是对真实场景的摄影捕捉,不光有平面信息,还有高度信息,甚至地面上所有的建筑高低、山峦起伏、低洼河谷都栩栩如生。
目前民用的卫星影像分辨率最高是0.5米,而重庆市本次制作的实景三维模型最高分辨率达到了0.03米,对于构造复杂的地形、地物起到了更好的还原效果。现场高精度的实景三维模型中,山水林田湖草尽收眼底、浑然一体。地上地下、室内室外、水上水下等专题信息的三维数据融合在其中,各种数据成果通过重庆市勘测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景三维平台,实现了全面融合。薛梅表示,实景三维数据成果将以其真实生动、覆盖域广、精度高、制作快的特点,在助力城市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作用。
本次建成重庆全市域多源多尺度实景三维成果结合不同分辨率,能在多个层面发挥广泛应用。重庆全市8.2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0.4米分辨率的实景三维模型可用于大范围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主城九区5473平方公里范围内0.2米分辨率的实景三维模型能为生态保护与修复、城乡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等提供支持;主城建成区1314平方公里范围内0.08米分辨率的实景三维模型和近郊和远郊区县建成区0.05米分辨率的实景三维模型能有效助力工程设计、方案论证、设施监测等工作,实现多源多尺度三维成果在不同层面的应用。
据重庆市勘测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全市域多源多尺度实景三维建设成果作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一类新型产品,在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以及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生态保护、精准扶贫、城市品质提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等工作中拥有广阔应用空间,能让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更好的融入自然资源管理大格局,更好的满足经济社会民生领域发展的各项要求。
据了解,今后,重庆全市主城范围内实景三维模型将通过竣工核实测量实现每月更新。下一步将进一步丰富成果的数据内容,确保数据的现势性、准确性以及精度要求,并力争在未来三到五年在主城区范围内实现室内空间实景三维模型呈现。
四川:测绘科技扶出高原智慧县城
樊莉陈珂
在青藏高原的东南缘,有个美丽的高原小城——乡城,风景如画,空气纯净,有“手中之佛珠”的美名。乡城虽美,却是四川省甘孜州的重点贫困县。
自2012年起,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开展了对乡城县的精准扶贫工作,先后实施扶贫项目百余个,协调落实各类项目资金累计达6000多万元。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利用测绘科技扶贫的“智慧乡城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让深藏在大山的“香巴拉”小城也智慧起来。
地理信息+政府决策实现多源数据、多部门间的共享交换
2013年,该局启动“数字乡城”项目。2016年,在“数字乡城”基础上,又开展了“智慧乡城”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最终完成了“一村一新图”、“一村一设施”、“时空信息云平台”以及精准扶贫、智慧旅游、地下管线管理等示范应用,并将建设成果移交至乡城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得到了乡城县的高度评价。
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在“数字乡城”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设计了智慧乡城云服务平台架构,建成了基于政务专网的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实现了乡城县政府、国土局、住建局、公安局、旅游局、扶贫局等多部门间多源数据的实时在线交换共享。该平台是全省首个县级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可为乡城县委、县政府科学管理决策和各相关部门专业应用提供信息共享的智慧型信息化服务。
地理信息+智慧旅游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不必远涉千山万水,便可360度漫游香巴拉梦中乡城。
结合乡城县旅游脱贫的产业战略部署,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充分运用全景技术,构建了漫游乡城、印象乡城、魅力乡城、畅游乡城、旅游咨询与旅游保障等功能模块,将乡城县特色美景以空中与地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360度可视化展示,为乡城县打造“住在藏乡、留在田园、游在景区、购在乡城”的旅游格局,助力乡城县全域旅游提升到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通过平台,游客可以通过空中与地面全景影像对乡城进行空地一体浏览,还可进行景点路线定位导航与交通路线选择,预定吃、住、游、玩一条龙服务。
地理信息+精准扶贫信息管理,创新扶贫工作模式
点开乡城县精准扶贫信息动态管理系统界面,贫困户的基本信息、产业规划、帮扶措施等信息,一目了然;帮扶干部的帮扶工作进展,帮扶资金、帮扶绩效考核情况也清晰可见。
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率先将扶贫工作大数据与地理信息数据有机结合,研发了精准扶贫信息动态管理平台,包括面向公众的精准扶贫工作窗口、面向管理的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与手机端采集系统,向上对接省脱贫攻坚“六有”大数据平台,向下逐级建立市、县(区)、乡、村四级管理平台,通过精准扶贫系统与地理空间信息无缝对接,精准定位贫困户,变扶贫档案为“活地图”,为贫困户信息采集、致贫原因分析、扶贫作战规划、扶贫资金管理、扶贫进展动态管控、驻村干部帮扶签到与工作日志等提供一套完备的解决方案。
地理信息+管线管理,推动乡城地上地下数据融合
在完成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还帮助乡城建设了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一体化融合乡城县地上、地下数据,为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综合管理、智慧乡城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帮扶的7个贫困村,108户贫困户于2018年底实现全部脱贫摘帽。2019年4月16日,乡城县工作队向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献上三面锦旗,表达对该局定点帮扶工作的真诚感谢。
河南:汇聚时空数据助力自然资源管理
王敏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实景三维技术加持,让河南农村不动产权证书附上了三维图。4月10日,河南省首批三维实景农房不动产权证书颁发。如果说,这是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在测绘新技术服务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的一次有益探索,那么,河南省时空信息数据库则是该局在新型基础测绘产品体系方面的一次大胆创新。
2018年以来,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积极探索,立足已建成的河南省基础空间数据库,进一步研究新型测绘产品,在河南省时空信息院士工作站的支持下,提出了基于地理实体的河南省时空信息数据库建设理念。目前,该局已制定完成了《河南省时空信息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河南省地理实体数据标准》和《河南省地理实体数据生产规程》,并以漯河为试验区开展了地理实体数据生产,对漯河市历年万分之一数据和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进行时空化改造,基本建成了漯河试验区时空信息数据库,为全省时空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做了积极探索。
为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生态修复等提供统一地理信息底板,为各项决策提供数据和空间分析支持,是测绘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数据和技术优势所在。
在服务河南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中,如何快速解译出山水林田湖草的分布和面积?传统的服务方式是,将河南省多年度的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和最新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叠加、对比、分析,统计出多年度的耕、林、草、湿地、建设用地等六种地类的面积,制作成相关图件。由于各年份之间的数据没有建立时序关系,对比统计只能以图的方式进行,效率低,时间久,无法满足实时动态的要求。
河南省时空信息数据库建成后,这一问题将迎刃而解。河南省时空信息数据库通过新型地理实体,将河南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理国情数据、天地图数据等融合形成一个全时态化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建立不同年份间数据的时序关系,可实现测绘空间资源数据的多库合一,打破数据应用间的壁垒,实现数据“按需提取”。
以往,一条道路的测量信息每年都会更新建库,库与库之间没有关联,如果要查看道路多年来的变化,需将多年度的数据库进行叠加,通过对比分析才能得出道路的变化趋势。河南省时空信息数据库建成后,不仅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且每年只需对增量信息进行更新,未变化的地物信息无需做任何处理,方便了数据库的更新维护。
根据《河南省地理实体数据标准》,在基础测绘、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基础上,河南省时空信息数据库将建立包括道路、水系、院落、植被、境界与政区等在内的地理实体,并赋予每一个地理实体唯一标识ID,通过此ID可与各行业数据建立关联。这个ID就相当于地物的“身份证号”,输入“身份证号”即可查看这个地物的相关信息。
建成后的河南省时空信息数据库,将成为其他各类大数据集成共享的基础,为各部门、各行业数据整合提供统一的时空底板,解决基础空间数据和业务专题数据无法有效集成的难题,拓展空间数据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为推进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能精准的时空信息保障。
一张时空“地图”,汇聚万千信息。下一步,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将结合国家相关规范,完善河南省时空信息数据库的相关标准;以应用为导向,对漯河试验区时空信息数据库进行验证,为全面开展河南省时空信息数据库建设打实基础。同时,该局还将积极探索“统一规划、分级实施、协同更新”的新型基础测绘生产模式,努力实现“一库多能、按需组装”、一个地理实体只测一次的目标。
数字孪生技术亮相
首届数字高峰论坛
本报讯日前,首届中国数字孪生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泰瑞数创科技在会上正式发布数字孪生战略,建立数字孪生品牌“泰瑞SmartEarth”,并联合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在数据采集、数据生产和应用开发环节的数字孪生全产业链服务。
泰瑞副总裁孙东风在现场介绍了数字孪生技术对于服务自然资源管理,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对于大范围的自然资源数据采集,泰瑞在论坛上正式发布一款立体卫星像对三维重建软件(SPM),该软件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在像幅面积、多波段和多时相方面的优势,自动化完成建模任务。此外,泰瑞所提供的语义化建模技术,可进一步对不同品类的自然资源进行单体化处理,或以自身特性为参考的细颗粒化建模,从而为精细化的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在数字孪生数据采集和生产层面的保障。
智慧城市的建设,涵盖国土规划、交通等方方面面,构建“城市大脑”,提升城市的综合治理水平。据悉,数字孪生技术将广泛运用于智慧城市建设,完善智慧城市领域的解决方案,以及推动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城市各领域的应用。
今年全国国土测绘工作座谈会上,自然资源部宣布将启动全国“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在大力加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基础测绘核心供给能力的同时,自然资源部还明确提出了“实景三维中国”的建设目标。“实景三维中国”的建设,将主要涉及数据的增量采集与持续更新维护,以及作为自然资源管理,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用以支持各类行业应用服务开发等环节。
(徐华)
声明①: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 cehui8@qq.com
声明②:中测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加群提示:我们创建了全国32个省份的地方测绘群,旨在打造本地测绘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请联系管理员测小量(微信 cexiaoliang)进群,一人最多只能进入一个省份群,中介人员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