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hui8.com 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专业门户
  • 首页 > 测绘新闻 > 业界

    “停车地图”怎样绘就?

    2020-03-24 17:18:28 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报
    聊聊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停车难问题凸显。由于停车场建设、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停车资源分布、类型等信息统计不一致,难以形成完善的停车资源管理体系。为此,多地采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调查停车资源空间分布,建立“一张图”管理系统。本版特选取西安和南京的案例,与读者分享两市的成功经验。——编者

      西安

      精准调查停车资源 

      自然资源部第二地形测量队开展的西安市停车资源调查项目,作为综合多种信息化测绘、不动产测绘技术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应用的一个典型案例,近期先后荣获了2019年陕西省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9年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铜奖。

      这个项目成果有哪些亮点?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进项目组。

      广泛调研确定调查重点

      近年来,随着西安城市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停车难问题日益严重。然而,由于停车场建设、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各个部门之间对于停车资源分布、类型等信息统计不一致,数据类型、标准各异,无法形成完善的停车资源管理体系,不利于停车资源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因此,形成一套精确、完整、翔实的停车资源调查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

      “西安市三环内停车位到底有多少?公共停车位又有多少?市民驾车出行汽车究竟能够停在哪里?这是西安每个车主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这次停车资源调查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要担负的责任。”这是自然资源部第二地形测量队时任停车资源调查项目总负责人的王永红经常挂在嘴边的“灵魂三问”。如何在保证时效性、准确性的前提下,全面地获取西安三环以内停车资源数据便成为横亘在项目测绘人面前的“大山”。

      对这支常年进行基础测绘生产的队伍来说,停车资源调查项目是一个全新的项目类型,要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标准,更没有先例可循。

      面对这场硬仗,他们积极开展调研,先后赴渭南、宝鸡市城市规划管理、交通管理等相关部门,深入了解情况。同时,项目组主动邀请了陕西省人大、法制办,西安市交通管理等部门领导和专家,就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确权登记、法制法规建设、动静态交通管理等停车资源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座谈。

      通过调研,项目组最终确立以全面准确摸清西安市三环内停车资源的现状和空间分布,建立停车资源专题信息管理系统,服务于西安市停车资源管理和规划、政府城市地下空间确权管理的科学决策为总体任务目标。同时,项目组核定停车资源按3大类18子类13个属性项进行调查,明确各类数据源的使用标准、外业调查流程标准、数据库标准及信息系统功能设计,为项目的快速有效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外业调查技术方法

      “在外业调查过程中,我们是在与时间赛跑,因此需要变着法子创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外业调查负责人赵彦刚说。

      2018年春节前夕,外业调查启动。项目时间紧,如果利用传统测图技术,按部就班地推进,则难以按计划完成调查项目。为确保项目如期交付,技术组将整个项目细分为调研设计及统计分析、数据采集及数据库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图集制作、质量检查、宣传视频制作等六个部分,统筹协调、齐头推进。

      调查队员贾明明介绍道:“在外业调查过程中,为了能够按时完成任务,由各部门技术负责人牵头带队,划分责任片区。同事们都是白天早起一点,进行外业调查,晚上晚睡一点,将调查内容编辑入库。同时,为了提高调查效率,我们想尽各种方法进行创新,通过在PAD上使用自主研发的停车资源调查外调系统,将属性调查和属性入库同时进行,晚上只需要对数据库进行检查和对部分复杂情况进行编辑就可以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采访期间,调查队员陈宏强正拿着PAD,从一个地下车库中走了出来。“上午调查完了大概1平方公里,核实了200多个停车位,加把劲,争取今天把这个区的停车位都核实出来。”他边走边说。

      靠着手中的PAD和GPS定位,通过与卫星影像对比,车位调查员需要核实西安市三环以内每个停车场的位置与停车位的数量、种类、权属及附属设施。项目实施期间,每天约有30个像陈宏强这样的停车资源调查员,在约36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默默地进行着车位调查。

      边干边总结,边干边创新,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项目组充分发挥研发团队和技术骨干的作用,仅在数据采集工作完成后的短短10天内,便完成了信息系统建设、数据分析、图集制作、质量检查、宣传视频制作等一系列工作,为及时向省政府报告及统计调查成果应用赢得了宝贵时间。

      绘制停车资源分布图

      150天,累计步行15万公里,项目组通过实地调查,摸清了西安市三环以内各种停车设施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状况,共统计得到西安市三环以内各类停车场约1.38万个、停车位108.08万个,车辆和停车位配比为0.54。

      通过本次停车资源调查,项目组第一次得到了西安市三环以内停车资源的精确空间分布状况、停车场及停车位的详细数量等多种资源信息,同时绘制了完整的《西安市三环以内停车资源分布图》及相关图册。这些成果为便捷市民出行提供了指导,各类数据也为城市停车资源管理和规划、后续城市交通大数据指挥平台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项目不仅为西安,也为全国更多的城市开展停车资源调查提供了技术路线和技术指标的参考,将来会形成覆盖城市更多、数据更翔实、功能更强大的停车管理和服务系统。”王永红说。

      南京

      移动测量显身手 智慧停车“一张图”

      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截至2018年,辖区内城市建成区范围800多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超过600万,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30万余辆。可是,在这个城市停车却不那么难。因为,南京市于2018年开展了停车设施普查,摸清了全市停车资源“家底”,充分盘活小区及单位等区域内尚未饱和的停车资源,运用大数据打造智慧民生便民服务体系,建成“智慧停车联网服务平台”,为大众提供便利的停车服务,大大缓解了市民停车难的问题。据介绍,这个项目周期是3个月,移动测量技术在其中功不可没。

      形成停车设施“一张图”

      停车,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停车设施普查,2018年年初成立了停车设施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市建委、交通局、物价局、规划局、房产局、城管局分管领导。市城管局作为普查牵头单位,市测绘勘察研究院作为实施单位,组织了测绘普查人员,市区街道3级行政执法队员,发挥各自专业和技术优势,在3个月内完成了全市主城六区及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雨花经济开发区、白下科技园等园区约800平方公里,66个街道536个社区,1600余公里道路,6000多条主次干道、支路、街巷,8000多个小区、单位等范围内的停车场泊位数量、收费情况、配建情况的普查、建库。

      据介绍,这次普查本着南京市区全覆盖、停车设施类型全覆盖的原则,进行地毯式摸排,目标是获得全面、准确的停车位分布、数量、收费价格等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项目组需要普查现有的供各类机动车停放的露天或者室内场所,包括公共停车场、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居住小区内部停车位和道路临时停车位。普查工作要做到前瞻性,普查结果要数字化、空间化,对所有停车设施进行定位制图,使每个停车场都具备准确的地理位置,同时在停车场属性上挂接名称、地址、泊位数量、收费情况、建筑物配建情况等各类信息,使数据既能够反应停车场准确的空间位置,又能够准确反映物价备案信息、居住小区建筑面积、套数、车辆拥有量、泊位使用率等各方面信息,形成图库一体的数据成果,形成南京市的停车设施“一张图”。

      移动测量技术大显身手

      能在短期内,完成大范围、高精度的普查建库,移动测量技术功不可没。

      移动测量系统通常是指通过移动平台(卫星、飞机、飞艇、汽车、舰船等)搭载的定位定姿系统和测量传感器(相机、激光扫描仪等)动态实时的获取轨迹周围一定范围内目标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测量系统。

      这次普查过程中,项目组采用了高精度的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在汽车上搭载激光扫描仪和全景相机,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和INS(惯性导航系统)进行精准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

      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可以沿采集车辆的行进轨迹获取道路两旁60米范围内地物的信息,以密集的激光点云和街景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通过数据的专业解算,在计算机里对道路两侧的场景进行三维重构。激光点云和街景照片都具有精确的坐标,能够放大、缩小、360度旋转视角范围,因此能够通过点云和照片进行停车泊位空间位置的提取、数量的统计及相关信息的采集。分布在道路沿线的公共停车场、道路路内的临时泊位、道路两侧和单位小区门前的泊位,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快速获得。停车泊位的收费情况,也可以从街景里提取收费牌上的信息,录入数据库。

      这种普查方式存在两个技术难点。首先是普查行车路线的合理规划。为了尽量减少点云和街景中的死角,减少人、车、物的遮挡,应避免交通拥挤时段作业,避免在高架桥等容易共振晃动的地方开始和结束作业;采用往返扫描的原则,遇到丁字路口时,应尽量左转向,遇到有多条纵横道路时采用“跑大圈”原则;GPS信号较差的区域,尽量不要掉头、后退等等。路线的规划应该出测前,在高分辨率影像图或大比例尺地形图等资料上进行设计和绘制,导入到车辆导航软件中,按路线采集。

      其次是激光点云及街景照片的精度控制。原始移动测量系统外业采集的数据要经过组合导航解算、激光扫描数据解算、点云融合、全景影像拼接、点云和街景照片配准等步骤方可实现三维场景重构。南京历史悠久,部分主次干道两侧行道树生长茂盛,会造成GPS信号不良甚至于失锁。为保证数据精度,需要通过控制测量手段采集控制点坐标,通过大比例尺地形数据、影像数据、控制点数据进行纠正,将点云纠正到正确的坐标系统中,使精度误差控制在10厘米以内;再对点云和街景进行配准,使两种数据可以叠加、联动。采用车载移动测量技术,一辆测量车1天可以采集30公里~50公里的停车设施数据,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和精度。

      本次普查要求全覆盖,居住区、单位内部院落内的泊位及建筑物内部和地下停车泊位也需要普查,再加上部分公共停车场离道路较远,无法利用车载移动测量方式直接获取停车泊位信息。因此,项目组采用了另外一种更加便捷、灵活的手持移动测量工具,进行人工实地补测补调。

      该采集工具由实施单位根据此次普查要求定制开发,可安装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预装电子地图、停车设施普查范围和普查清单,具备停车场范围绘制功能、数据信息录入和拍照功能、停车设施数据库检查核对功能等。通过任务的分发、普查清单逐个确定的机制,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普查网络,普查人员实地签到,保证“走到、看到、查到”,保障普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采用该普查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普查的质量,真正做到了全覆盖、无缺漏,并减少了后期数据录入整理的工作量和错误率。

      智慧停车惠及市民

      南京市停车设施普查数据库和“一张图”的建设,达到了“政府管理控制、成果服务于民 ”的预期目标。

      从规划管理层面上,根据普查结果,梳理停车设施未覆盖和分布不均衡区域,制定了南京市停车设施管理长远规划,从宏观上加强了源头控制,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真正把停车设施配套到位。

      从停车收费和定价层面上,项目组在保证小区、单位安全管理的前提下,制定了合理的收费标准,实现资源共享,运用经济杠杆,调动停车资源。

      从大数据整合挖掘层面上,项目组拟整合运作的智慧停车资源平台,实现了交通诱导、疏导,实现服务市民大众的智慧停车。使规划更合理,资源利用更充分,把车、人、道路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建立资信体系,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声明①: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 cehui8@qq.com

      声明②:中测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加群提示:我们创建了全国32个省份的地方测绘群,旨在打造本地测绘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请联系管理员测小量(微信 cexiaoliang)进群,一人最多只能进入一个省份群,中介人员勿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