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通信导航与遥感技术助力航空航天事业
入地能快准定位助交通,上天能捕光探月为人类。近日,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佳讯不断。
武汉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大协同单位,以实力推动我国空天信息智能领域建设与发展——
2019年2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中心外聘专家邸凯昌研究员是代表之一。他带领的行星遥感团队研发了月球车导航定位与月面环境感知技术与软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业务化应用于遥操作任务。团队成员全程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参加任务运行,在着陆点定位、月面三维地形重建、障碍识别、月球车视觉导航定位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巡视探测任务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邸凯昌作为“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科学研究核心团队”成员,利用科学探测数据深入开展着陆区形貌构造地质演化和矿物组份等相关科学研究工作。
2019年1月8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心团队成员主持的项目共获国家科技进一等奖1项(武汉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完成)、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武汉大学1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清华大学1项)。
其中,由武大和北航合作完成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项目“中国高精度位置网及其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应用”,瞄准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的国家重大需求,立足自主创新,建立了精准、快速的北斗定位服务技术体系,研制了高性能、低成本的北斗核心芯片和系列装备,构建了稳健、可信的中国高精度位置服务系统,核心技术国际领先,开拓了北斗精准定位在公路、水路、设施建设和大众出行等方面的规模化、产业化创新应用,并辐射军民其它领域,取得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2018年6月2日,由武汉大学牵头研制的珞珈一号科学实验卫星01星成功发射,它是我国首颗夜光遥感卫星,也是我国首颗同时具备对地观测与卫星导航增强功能的低轨卫星,填补了我国夜光遥感领域卫星研制的空白。珞珈一号01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和验证了低轨卫星增强北斗信号的可行性,于2018年11月在《Sensors》上公开发表最新研究进展。这一试验的成功开展表明我国已经掌握了低成本、可商业化的低轨卫星导航增强核心技术,为发展新一代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的业务星座奠定了基础。
硕果累累、成绩骄人,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将乘胜追击、不畏艰难,齐心协力攻克“卡脖子”问题,继续推进我国“快、准、灵”的军民深度融合通导遥一体化空天信息实时智能服务系统的建设,助力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何婧琳)
声明①: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 cehui8@qq.com
声明②:中测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加群提示:我们创建了全国32个省份的地方测绘群,旨在打造本地测绘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请联系管理员测小量(微信 cexiaoliang)进群,一人最多只能进入一个省份群,中介人员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