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测绘的一些名词解释
海岸线是近似于多年平均高潮的痕迹所形成的水陆分界线。
大陆边缘是大陆与大洋连接的边缘地带,通常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及海沟
大洋底是大陆边缘之间的大洋全部部分,由大洋中脊和大洋盆地构成。
海洋测绘是海洋测量和海图绘制的总称,其任务是对海洋及其邻近陆地和江河湖泊就行测量和调查,获取海洋基础地理信息,编制各种海图和航海资料,为航海,国防建设,海洋开发和海洋研究服务。海洋测绘的主要内容有:海洋大地测量,水深测量,海洋工程测量,海底地形测量,障碍物探测,水文要素调查,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海洋专题测量和海区资料调查,以及各种海图,海图集,海洋资料的编制和出版,海洋地理信息的分析处理机应用。
与陆地大地网直接联结的海洋大地控制点,称为基本点。
在基本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设置的海洋大地测量点,称为加密点
在测区内为满足某项具体工作要求而临时设置的,工作完成后便移至新的测区的控制点,称为临时点。
海洋是地球表面包围大陆和岛屿的广大连续的含盐水域,是由作为海洋为主体的海水水体、溶解和悬浮其中的物质、生活于其中的海洋生物、领巾海面上空的大气、围绕海洋周围的海岸和海底部分组成的同意体。
介于大陆之间的海为陆间海。
内陆海:伸入大陆的海称为内陆海。
海湾:是海洋海延伸进入大陆部分的水域。
海峡;是指海洋中相邻海区之间宽度较窄的水道。。
海岸:笼统的讲就是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相互交界的地带。
海洋地形通常分为海岸带、大陆边缘、大洋底三个部分。
海岸带是海陆交互作用的地带,其地貌是在波浪、潮汐和海流等作用下形成的。海岸带是由海岸、海滩及水下岸坡组成。
大陆边缘是大陆与大洋连接的边缘地带。大陆边缘是大陆与大洋之间的过度带,通常由大李架、大陆坡、大陆隆及海沟组成。
① 大陆架是大力周围被海水淹没的浅水地带,是大陆向海洋底的自然延伸,其范围是从潮线起以及其平缓的坡度延伸到坡地突然变大的地方。其主要特点是平均坡度为0.1°,平均深度为132米,最深为500米,平均宽度为75KM,最宽为1000KM。
② 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陡倾的全球性巨大斜坡,其下限为坡度突然变小的地方。
③ 大陆隆是从大陆坡下界向大洋底缓慢倾斜的地带,又称大陆基或大陆裙。
④ 海沟是大陆边缘底部狭长的海底陷落带,深度通常大于6000米,多数海沟分布在太平洋四周。
海洋中的储存有:海洋能、矿物资源和生物资源
海洋大地测量是研究海洋大地控制点网及确定地球形状大小,研究海面形状变化的科学。
海洋大地测量控制网是陆上大地网向海域的扩展。海洋大地测量控制网主要是由海底控制点、海面控制点以及海岸或岛屿上的大地控制点相连而组成的。
海面控制网主要包括以固定浮标为控制点的控制网、海岸控制网、岛屿控制网以及岛屿---大陆控制网。
海面大地测量控制网布设时采用的几何图形与陆上大地网基本相同,通常采用三角形网、四边形网、中点多边形网等。
海底控制点的结构:通常由固定设于海底的中心标石和是水声照准标志两部分组成。
被动式水声照准标志:离目标1m处,从目标反射回的反射信号的声强和入射到入射信号的声强之比取对数乘10
盐度:即海水中所含盐量的标度。
盐度的测定方法:①光学测定盐度法 ②比重测定盐度法 ③声学测定盐度法
海水密度: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含有的质量,海水密度的单位是kg/立方米,符号为p.
海水透明度是指用直径为30cm的白色圆盘,将其垂直沉入海中,直至刚好看不见的深度,单位为米。(老定义)
新定义为:光线在水中传播一定距离后,其光能强度与原来光能强度之比称之为海水透明度。
潮汐:受月球和太阳吸引力的作用,海水产生一种规律性的升降运动,趁之为潮汐。
潮汐的类型:1,正规半日潮,一个太阳日(约24h50min)内,有俩次高潮和俩次低潮,相邻的高低潮之间的潮差几乎相等,此类潮汐称为…2.不正规半日潮3.不正规日潮4.正规日潮
潮差:相邻两个高潮和低潮的水位高度差称之为潮差。
潮汐日不等现象:通过长时间的水位观测,可以从其记录曲线上看出,每日的潮差是不等的,这种现象称之为潮汐日不等现象。
验潮:潮汐观测通常称为水位观测,又叫验潮。 验潮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地的潮汐性质,应用所获得的潮汐资料,来计算该地区的潮汐调和常数、平均海平面、深度基准面、潮汐预报以及提供测量不同时刻的水谁改正数。
海洋波动:海洋中的波动是海水的重要运动之一,从海面到海洋内部处处都可能出现波动。 海洋波动的特点是在外力的作用下,水质点离开其平衡位置作周期性或准周期性的运动。
按海流的运动特征,可分为潮汐和潮流。
潮流是海水质点随潮汐垂直运动的同时,还做水平运动,即为潮流。
潮流产生的原因和潮汐一样主要因为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也即引力作用海面使得海水升降的同时使得海水进行堆积和扩散运动。
海洋声学 主要是研究声波在海洋中传播的特性、规律和利用声波探测海洋的学科。是海洋学和声学的边缘学科,也是物理海洋学的分支。
海洋声学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声在海水中传播的规律和海洋环境条件对声传播的影响,主要包括不同水文和底质条件下声波的传播规律,海水对声的吸收、声波的起伏、散射和海洋噪声等;②利用声波探测海洋;③海洋声学技术和仪器。
声波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或一种介质性质发生变化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且符合反折射定律。
由于折射的结果,当声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加时声线向上弯曲并经海面反射;当声速随深度增加而减小时,声线弯向海底并经海底反射。
海水中声波强度减弱的主要因素:①几何衰减;②散射衰减;③海水对声波的吸收。
声道:当声波在海洋中传播时,若有一部分声能在海水中的某一水层内而不逸出该水层,则称之为声道,也叫声波道。
潮汐力是地球上任何一点所受的天体引力减去该天体对地球中心的引力。(潮力因地而异)
根据海区潮汐性质的不同,采用的模型:1,平均大潮低潮面2,平均低潮面3,平均低低潮面4,略最低低低潮面5,观测的最低潮面
潮汐力位是天体引力位和离心力位的和。
垂直基准包括高程基准和水深基准。
海洋测量中常采用深度基准面,深度基准面是海洋测量中德深度基准面。
平均海平面亦称海平面,指某一海域一定时期内海水的平均位置。
回声测探是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特性测量水体深度的技术。
四波束扫测深仪主要由四个收,发抬得换能器,同步控制器和图示记录器组成。
确定测线布设的主要考虑因素是测线间隔和测线方向。
水位改正是将测得的瞬时深度转化为一定基准上的较为稳定数据的过程,么事海道测量测深数据处理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目的是尽可能消除测深数据中的海洋潮汐影响,将测深数据转化为以当地深度基准面为基准的水深数据。
改正方法主要由单站水位改正法,线内插法,水位分带法,时差法和参数法。
海底地貌探测仪又称侧扫声纳,是一种主要用于大洋底探测,而不是用于测量距离或深度的声纳。
海洋水文观测包括波浪观测,潮流观测和潮位观测。
施工基线的定义有俩种:一种为相互垂直的基线,另一种为俩条任意夹角的基线。、
海底电缆敷设调查与测量:内容包括:1.路线上水深测量2.登陆点附近的水深及地形测量3.表层底质取样4.海底底层探测5.测水温6.验流7.资料整理
海图和其他地图的三个共同点:有特定的数学基础,利用特殊的符号系统和对制图现象的取舍和概括。
航海图的六要素:海岸,海底地貌,航海障碍物,助航标志,水文及各种界限。
海图深度基准面:定义在稳定平均海平面之下,使得随时平面可以但很少低于该面。
海图比例尺:指海图上某方向微分线段长度与实地投影到地球椭球面上相应线段长度之比。数学式表达:1/M=ds’/ds(M为海图比例尺,ds’为图上某一微分线段的长度,ds为实地相应线段在地球托球面上垂直投影所得的水平线段的长度)
地理信息系统是空间信息处理,分析,管理和显示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这个手段已在陆地制图,城市及企业管理,建立空间数据分析模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MGIS的研究对象包括海底,水体,海表面,大气及沿海人类活动5个层次,其数据标准,格式,精度,采样,密度,分辨率及定位精度均有别于陆地
深度基准面计算中几个关键问题:1,f的选取2,关于浅海分潮和周期分潮改正的算法。
海底分类常采用的方法:1,剖面声纳,测深仪法2,测扫法,多波束法
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特性:1,声波在俩种介质的界面上或同一种性质发生变化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且符合反射,折射定律2,折射的程度与声速差有关,声线总是向较小的区域弯曲。
声明①: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 cehui8@qq.com
声明②:中测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加群提示:我们创建了全国32个省份的地方测绘群,旨在打造本地测绘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请联系管理员测小量(微信 cexiaoliang)进群,一人最多只能进入一个省份群,中介人员勿扰